7月中,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了一枚搭載太空船的火箭,在眾人注目下,火箭迅速掠過大氣層進入太空。按照計畫,發射後約57分,太空船和火箭脫離,頭也不回的往火星飛去,指揮中心的人們這時才鬆了口氣,互相握手擁抱慶祝成功。
看似日劇《下町火箭》的熱血情節,但其實這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跨越七年、前進太空的最新嘗試。從2013年底,大公國開始太空計畫,並於2014年正式啟動火星探索任務,製造名為阿瑪爾(Al-Amal,阿拉伯語「希望」之意)的太空船,預計將於2021年抵達火星軌道,進行為期兩年的偵測。
迄今為止,阿瑪爾已創下多個第一的紀錄,它是第一個阿拉伯國家的太空船,也是第一個由女性科學家主持的阿拉伯太空任務。如果能順利抵達火星,阿瑪爾將成為第一個火星的「氣象衛星」,在軌道上監測火星的大氣層和氣候變化,並計畫拍攝第一張火星的晝夜全景照片。
大公國的太空之路
大公國的太空之路起步甚晚,2006年才成立拉希德航天中心(MBRSC,前身為大公國先進科學機構EIAST),主要執行地球觀測,提供衛星成像和數據分析。MBRSC成軍不過14年,卻充滿了對未來的雄心壯志,也在2019年派出太空人到國際太空站進行任務。值得注意的是,上一個來自阿拉伯世界的太空人屬沙烏地阿拉伯籍,已是1985年的陳年往事。
嚴格來說,MBRSC名義上是大公國的宇宙事業機構,但主要是由杜拜建立,設施也位於杜拜。2014年大公國決議共同打造一個類似NASA的太空單位,即是大公國太空局(UAESA),總部設在阿布達比,整合MBRSC以匯集更多的人力財力,如本次火星任務便是由UAESA出資督導,MBRSC負責執行。
MBRSC是一個年資甚淺的機構,前往火星更充滿了對未來的幻想,最好讓具有想法的初生之犢來主持。本次火星計畫的主持人沙拉夫(Omran Sharaf)出生於1980年代,曾留學美國,後來到韓國研習並居住多年,MBRSC的衛星都是和韓國公司合作製造,沙拉夫多次參與過程,因此他的經驗格外重要。
更引人關注的,或許是火星計畫的副手兼首席科學家阿米里(Sarah Amiri),同樣出生於1980年代,年僅33歲。阿米里在29歲當上國家科學理事會主席、30歲被延攬入閣,成為先進科學部長,可說是阿拉伯世界女性賦權的代表性人物。在她領軍下,女性加入火星任務的人數大幅提升,約占34%,而在其中的科學團隊裡更達到80%的驚人比例。
UAESA和MBRSC也很懂得控制預算,對外宣稱的火箭造價是2億美元(不含營運等其他經費),相較於類似的火星計畫,高於印度火星飛船(Mangalyaan)的七千萬,低於美國MAVEN的6.7億。不過,雖然大公國經費雄厚、科學家夙夜匪懈,但技術不是一天可以練成,本次的火星任務可說是和他國合作的結晶。
過去大公國的衛星任務多和韓國合作,然而前往火星的難度更高,必須要找經驗豐富的夥伴,於是選擇了關係良好的美國。本次主要由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(UCB)、亞利桑那州立大學(ASU)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研究人員提供技術支援,像是太空船在波德組裝,船上搭載的紅外光譜儀(EMIRS)則是ASU與MBRSC共同研發。
當太空船完成後,便運往日本的種子島宇宙中心,由三菱重工提供H-IIA火箭發射服務,H-IIA已進行過42次發射,只有一次失敗紀錄;當太空船飛越宇宙,大公國則必須透過NASA深空網路(DSN)的龐大天線陣列,才能與阿瑪爾連結。因為有這些可信賴的夥伴,大公國無需建立相關的基礎設施,可用較實惠的成本完成太空夢。
石油國為什麼要發展太空事業?
然而,值得投資的目標很多,可以快速回收報酬的更不在少數,為什麼大公國聚焦於難以估算價值的太空事業,特別還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此刻呢?
更有甚者,阿瑪爾或許能補充人類關於火星氣候如何影響大氣層的資訊,但此計劃其實早就有國家做過類似構想,只是後來未付諸實行,美國或其他太空大國想做到也非難事。說穿了,阿瑪爾與科學的相關性不大,而是與大公國的國家定位和發展,以及阿拉伯世界的未來有關。
正如沙拉夫表示,火星觀測不是大公國的主要目標,而是通過星際任務使該國的知識經濟更具創新性。也就是說,大公國正在試圖轉型,從傳統的石油和石化行業,邁向後石油經濟(post-oil economy),這就得依靠強大的科學和技術能力,才能實現經濟多元化。
透過火星任務,大公國的領袖與太空團隊相信可激發人們對科學、技術、工程和數學(STEM)學科的更多興趣。根據官方宣稱,大公國國民對太空的熱情正在上升,STEM相關課程的入學率每年以約12%的速度增長,遠勝其他學科,女性的增幅也勝過男性,成為另類的女權趨勢。
此外,大公國政府也推出各種政策鼓勵並扶持太空科學產業。像是沙迦美國大學(AUS)增設物理科系學位——這是阿米里的母校,有相當程度的示範作用;大公國也成立國家太空科學技術中心(NSSTC),讓有志於此的研究者投入發展,並以更具吸引力的簽證與待遇,企圖延攬國外優秀人才移居工作。
另外,一旦將太空探索納入長期的國家戰略規劃,便可帶來意想不到的各種利益。以美國發展太空事業為例,過程運用的技術不僅是歸國家使用,也會讓私營企業參與分享,像是現在應用在床墊、頸枕上的記憶海綿,就是當年為了太空椅座墊而發明的。其他如GPS、吸塵器到食品安全標準,都是為了太空而研發,因此刺激新創發明更是大公國的長遠目標。
要知道,上世紀的大公國如同其他油國,主要靠著石油致富。到了千禧年之後,綠色能源革命逐漸帶領潮流,各國紛紛思考如何使用乾淨、再生能源,試圖減少化石燃料,大公國也進而思考如何使用從石油累積而來的財富,轉投資其他領域,像是針對富裕階級的房地產與旅遊業,都是大公國轉型成功的象徵。
不過近年來全球對原油消費趨緩,加上美國掀起頁岩革命、俄國又和OPEC展開油價大戰,種種不利因素都使大公國(和其他油國)的經濟成長面臨侷限。如今新冠肺炎帶來的不景氣,同樣打擊了大公國,除了因封鎖國境而窒息的旅遊業與航空業、對房地產的需求也因經濟停滯而減弱,未來至少需一到兩年才能恢復到大流行前的狀況。
如此緊迫的情勢下,通常非必要性的活動應該暫緩,但UAESA和MBRSC依舊按照既定時程,先是將太空船從美國送抵日本,再安排大公國火星任務人員前往日本進行隔離。檢疫完成後立即投入工作,之後因天候不佳延緩發射數日,最後仍於期限內順利升空,都是為了明年當阿瑪爾抵達火星軌道之際,正好彰顯大公國獨立50周年的榮耀時刻。
乘載伊斯蘭文明希望的阿瑪爾
藉著耗資不斐的火星任務,大公國希望向全球,特別是阿拉伯世界傳達強烈的訊息:大公國正走上有別於獨立以來的嶄新道路。正如前述,大公國憑藉豐富的油藏,短短數十年便成為富國,相較之下,有些中東、北非等地的阿拉伯國家就沒如此幸運,有的深陷戰亂,賠上兩三代人的生活與教育,無法獲得正規工作,反過來又增加社會動盪。
如伊拉克、敘利亞都是血例,會走到這步田地,當中因素有內有外,各地狀況不同,難以一概而論,看在大公國菁英眼裡,卻提出了反思。如沙拉夫就認為,中東已放棄了過去的寬容與創新,那卻是八百年前伊斯蘭文明得以超越基督教文明的關鍵,他更強調,若大公國能在不到50年內到達火星,那麼阿拉伯的年輕世代未來一定可以做得更多。
換言之,對大公國來說,火星任務以及其他探索宇宙的動力,源自於從歷史錯誤中學習並改變的渴望。已有太多人獻身玉石俱焚的聖戰,或浪費本身的才智、投入毀滅性結局,阿瑪爾意味著大公國希望擺脫宗教、民族等無解衝突,培養新一代的STEM能量,專注於人類整體發展,並讓阿拉伯世界變得更強大而受到尊敬。
這類觀點也許會被認為是菁英階級的曲高和寡,在宗教崇高的理想前不值一哂,而更殘酷的現實是,前往火星的任務有50%以失敗告終,儘管近年成功率有所提升,然而大公國畢竟是太空新手,還有很多困難等待克服。
阿瑪爾的六億公里、七個多月的旅途才剛開始,任務是否能順利達成最終仍靠運氣。但無論如何,大公國的太空計畫代表著阿拉伯世界的巨大飛躍,即使本次不幸失敗,應該也不會就此打斷其太空夢,畢竟,到2117年,大公國的目標是在火星上建立人類社區,若未來地球生態崩潰,還能將伊斯蘭文明延續下去。
July 30, 2020 at 02:04PM
https://ift.tt/2EzhmBR
阿聯「阿瑪爾」火星探測器升空,乘載阿拉伯世界的什麼希望? - udn 鳴人堂
https://ift.tt/2UQ9JMH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阿聯「阿瑪爾」火星探測器升空,乘載阿拉伯世界的什麼希望? - udn 鳴人堂"
Post a Comment